圆融热评:一则分拆上市公告引发的大面
9月25日晚主业齿轮,潜在高增长业务为机器人减速器的某公司发布了关于筹划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提示性公告,这里想要分拆上市的子公司正是机器人减速器业务子公司。
从营收和利润来看,公司主业齿轮业务占据绝对大头,拟筹划分拆上市的子公司预计2023年全年营收在2.8-3亿,净利润预计约0.6亿;而母公司营业总收入券商一致预期2023年将达85亿左右,净利润一致预期约8亿。从控股权来看,母公司当前持有61.29%股份,预计在进行二轮融资且独立上市的基础上仍将持有40%以上股份,拆分上市后还是会并表,不会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
但是,从估值角度看,公司当前齿轮主业已过高速发展期,在增速下降后预计23-25年保持净利润约25%复合增速,由于下游需求主要为汽车行业,公司本身质地较好,当前市场环境下主业参考汽车零部件行业估值水平给与200亿市值应不算低估。对应9月25日收盘价来看,公司总市值有285亿,作为未来少有的潜在低渗透率高增长大空间的机器人行业,结合其他比较实锤的T公司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公司机器人业务估值,其机器人减速器业务市场可能给予了85亿甚至更高的估值。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不会对同一资产进行重复定价,若各项资产均在上市公司体内,市场可以对不同业务分部估值并加总得出上市公司总市值。但若其中有业务独立上市,市场则会对独立上市子公司进行单独定价,母公司持有子公司股权对应的市值多数情况下不会反应或者不会全部反应在母公司市值中。
因此,上市公司筹划子公司分拆上市会如何影响股价,关键在于上市公司估值中是否包含了其筹划分拆上市子公司的估值,占比有多少。若筹划分拆的子公司是上市公司当前估值的核心,那股价反馈可能就会很剧烈,比如22年底的某光纤光缆公司,竟然想把海缆业务分拆上市,在筹划分拆公告前一个月已经下跌超20%基础上,自公告发出后又经历了超25%的最大跌幅,市场选择用脚投票,最后分拆上市不了了之。此外,公告发布时的市场情绪及市场信心也会对股价的短期波动产生较大影响。
回到最初提到的齿轮公司,此后该公司的估值核心可能会回到主业齿轮主导。不过由于其子公司实现独立上市可能要到2025年,中间仍存在变数,虽然已经形成了分拆上市的预期,在短期情绪冲击后市场可能会在分拆落地前仍然给予机器人业务部分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