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圆融研究中心国内期货周报
宏观信息
美国方面,美国3月5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5.9万,低于预期27.5万,前值从27.8万修正为27.7万。美国2月27日当周续请失业救济人数222.5万,低于预期225万,前值225.7万。美国上周季调后初请失业金人数骤降,且创下五个月以来的低位,暗示美国的就业市场仍然维持强劲复苏势头。
欧洲方面,欧洲央行宣布下调主要再融资利率5个基点至0%,预期为维持在0.05%不变。下调隔夜存款利率10个基点至-0.4%,符合预期。下调隔夜贷款利率5个基点至0.25%,预期为维持在0.3%不变。此外,欧央行将扩大QE规模至每月800亿欧元。将扩大QE范围,包括非银行企业债券。欧洲央行计划新的长期融资操作。新措施将在3月16日生效。尽管在通胀持续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市场对欧洲央行继续降息和宽松抱有预期。然而欧洲央行全面下调三大利率还是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市场反应强烈。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洲央行并未见到任何进一步降息的需要,基于当前评估,不认为需要更多降息,并表示“未来关注点将从负利率转向其他非传统工具,比如QE。随后市场出现大逆转,欧元兑美元迅速反弹,逆转了欧央行刺激措施造成的所有跌势,日内波动性创下去年11月依赖最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们宏观调控还有创新手段和政策储备,既要立足当前、有针对性地出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又要着眼长远、留有后手、谋势蓄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这样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
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今年将采取三项举措。一是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二是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三是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实施上述政策,今年将比改革前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同时,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加大对民生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创新财政支出方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该保的一定要保住,该减的一定要减下来。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合理确定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把适合作为地方收入的税种下划给地方,在税政管理权限方面给地方适当放权。进一步压缩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规模,今年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长12.2%。全面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依法实施税收征管。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对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较低的,按法定程序适当增加债务限额。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要统筹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传导机制,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等支持。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启动投贷联动试点。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适时启动“深港通”。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加强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扎紧制度笼子,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