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视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圆融视线圆融视点

1月5日圆融研究中心国内期货周报

宏观信息

1)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规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上周六,银监会发布委托贷款管理办法,(a)明确商业银行作为受托人,按照权责利匹配原则提供服务,不得代委托人确定借款人,不得参与贷款决策,不得提供各种形式担保;委托人应自行确定委托贷款的借款人,对借款人资质、贷款项目等进行审查,并承担委托贷款的信用风险。(b)对委托贷款资金来源提出合法合规性要求,商业银行不得接受受托管理的他人资金、银行的授信资金、具有特定用途的各类专项基金、其他债务性资金和无法证明来源的资金等发放委托贷款。(c)明确规定委托资金用途应符合法律法规、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资金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或投资国家禁止的领域和用途,不得从事债券、期货、金融衍生品、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不得作为注册资本金、注册验资,不得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或增资扩股等。(d)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委托贷款风险管理,加强委托贷款业务的监管。

2)一行三会规范债券交易,要求业务全程留痕。上周四,一行三会发布《关于规范债券市场参与者债券交易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302号文)。302号文要求,市场参与者应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审慎设置规模、授信、杠杆率、价格偏离等指标,实现债券交易业务全程留痕。债市参与机构还需要进一步做好隔离工作,“自营、资产管理、投资顾问等各类前台业务相互隔离,在资产、人员、系统、制度等方面建立有效防火墙”、“不得以人员挂靠、业务包干等承包方式开展业务”、“前中后台等业务岗位设置应相互分离”。证监会在“一行三会”发文后迅速发布相关配套文件,严管券商基金的债券业务,要求细化合规风控管理要求,强化人员、用印管理及交易监控,严管债券代持行为,设置1一年过渡期。

3)央行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近日,人民银行下发文件,2018年起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由现行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调整已充分考虑到春节前现金投放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在现行制度基础上,对提高交存比例的过程采取分步实施、稳妥推进。20181月仍执行现行集中交存比例20%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至20184月才将集中交存比例调整到50%左右。点评: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经济发展重点转向高质量发展,其中提到要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被视为是严监管和金融去杠杆的思路延续。随着金融监管部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各监管机构陆续出台监管新规,包括加强市场监管和推动金融市场参与者降低杠杆率。在加强市场监管方面,推动金融机构的还原业务本源,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和市场秩序,更好的促进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在去杠杆方面,未来市场将经历从被动去杠杆到主动去杠杆的过程。长期来看,伴随杠杆率约束和代持业务规范化,高杠杆操作的行为和高风险偏好的机构逐步减少,债市将逐步回归基本面、流动性、供需关系等传统因素的影响。
   (1)欧元区12月制造业PMI终值60.6,为二十年来最高。欧元区12月制造业PMI创下1997年以来最高值。纵观全年,德国、奥地利、荷兰和爱尔兰制造业PMI同时创下历史最高值,希腊也恢复到2008年危机前的水平。受工业产出、新订单和就业人数的推动,欧元区12月PMI终值为60.6,为1997年中以来最高值。鉴于欧洲经济稳定复苏,欧洲央行管委/奥地利央行行长Nowotny表示,欧央行的资产购买将于今年结束。此前,多名欧央行官员表达出鹰派言论,似乎在为接下来的加息进行吹风。(2)美国12月ISM制造业指数创年内次高。受新订单和生产向好的推动,美国12月ISM制造业指数为59.7,高于预期和前值58.2,这一数据已连续16个月处于50枯荣线上方,代表美国制造业持续扩张。2017年12月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加息25个基点。上周发布的美联储1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在会议上讨论了加快或减慢的理由,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加快加息可能造成通胀回升压力过度累积的风险。关于税改的影响,美联储认为,如果减税造成通胀回升,就有理由加快加息步伐;但若2%的联储通胀目标难以实现,则应减慢加息。(3)美国12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为14.8万,远低于预期值19万。上周五,美国劳工部公布了12月非农就业人口数据,当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为14.8万,远低于预期值19万。此外,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口修正为25.2万,初值22.8万;10月修正为21.1万,初值24.4万,前值均出现下修。随着美国就业市场接近充分就业,加之12月冬季风暴气候对就业的拖累,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大幅放缓迹象。此外,美国12月的失业率依然为4.1%,与11月保持一致,保持十七年来的最低位;美国12月的时薪较去年同期上涨2.5%,快于11月的增速2.4%。

■免责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圆融投资有限公司研究中心所有。未获得圆融投资有限公司研究中心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圆融投资有限公司研究中心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在圆融投资有限公司研究中心及其研究员知情的范围内,圆融投资有限公司研究中心及其研究员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的产品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